《中国经济导报》报道我校服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 2013-01-01 浏览次数: 296

1229日,《中国经济导报》在2350B08版以《滨州学院:发挥科研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题,对我校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滨州学院:发挥科研优势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坐落于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腹地——滨州市的滨州学院“身体力行”,注重发挥高校职能和科研优势,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取得鉴定成果36项,获得专利授权109项,转化科技成果20项。滨州学院党委书记步乃章坦言,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三角洲贝壳堤优势灌木水分生态位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9项,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打造科研创新平台

利用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地缘优势,滨州学院在科学研究中充分体现贴近黄河三角洲、融入黄河三角洲、服务黄河三角洲的特点,逐渐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学科方向,构筑起强有力的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

据滨州学院院长纪洪波介绍,学院建有山东省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滨州市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5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2009年,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学院借势而上,创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下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等13个研究机构,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十二五”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获准建设,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滨州)相继建立。

“科研平台的搭建,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开展。仅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荣获教育部高等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海洋创新成果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解决生态环境重大难题、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谈起学院的科研工作,滨州学院科研处处长李靖莉如数家珍。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育科研创新团队

“只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科研人才,才能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在谈到“人才强校战略”时,滨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文烈颇有感慨。“建院以来,我们一直把人才强校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培养、引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同时,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736人,专职科研工作人员27人。

在人才引进方面,学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按需引才原则,设计和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突破高层次拔尖人才瓶颈,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和紧缺急需的博士、硕士以及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

在自主培养方面,学院采取国内培养、培训与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对优秀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并先后制定出台、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20余项,构建起较为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为造就一批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名师,带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心系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区域生态文明

“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滨州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王炳福欣喜地说。学院制定了服务滨州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并主动与全市六县两区开展对接洽谈,确立服务项目101项,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化工新型分离技术、印染品牌设计等重点服务团队近30支,先后完成了80余个科技研发项目,有40项实现了较大突破。

滨州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于201111月顺利通过鉴定。据项目组成员谢文军博士介绍,他们先后研发了退化芦苇湿地深翻复壮等8项关键技术和“水量—水位控制分时配水”等4项生态恢复技术,成功构建了以淡水、咸水及废水为水源的湿地生态恢复模式。该项目在东营市、滨州市应用3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850多公顷,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

滨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刘京涛介绍说,学院还主动为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决策服务,积极组织相关研究人员深入企业、农村调研,为《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并全力配合滨州市主管部门做好“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工作,得到了滨州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可。

“十八大报告中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对于长期致力于推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我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步乃章表示,下一步,滨州学院将重点开展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产业发展和滨州的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