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教育科学系与滨州经济开发区联合举办的第二期“顶岗实习—置换培训”项目正式启动,我校选派73名优秀学生奔赴教学一线进行3-5个月的顶岗实习,置换出的30名中小学教师进入我校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这一举措既能为学生提供‘真刀实枪’的锻炼机会,又能使一年到头被‘困’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得以‘充电’,可谓是一举两得。”谈及这个项目,滨州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局长吕春勇赞不绝口。
去年3月份,我校与滨州经济开发区签订了“万人培训工程”协议,“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校地联手共同实施的师资培养培训新模式,也是我们系提高师范生素质、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有力抓手。”教育科学系党总支书记王树云如是说。实习期间,学生既参加集体备课、说课、授课、批改作业、教研讨论,还担任班主任,开展路队管理、检查卫生以及组织班会、家长会和家访等工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查找并弥补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多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感谢系里给了我这次难得而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在校期间就能真正‘做教师’,实打实地为自己将来顺利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基础。”在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第一中学小学部做了3个月“准教师”的教育科学系2010级初等教育专业学生钟靓茹说。同样受益的还有来我校参加“置换培训”的滨州经济开发区中小学教师们。“培训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教学研究方法、网络技术与PPT制作、教学设计等课程,并以讲座、评课、研讨、观摩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我们能够快速接受新理念、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方法。”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小学部信永光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为切实保证培训的“含金量”,该系从省内外聘请了10余位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专家,与校内20余名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一起组成培训队伍,通过“大班教学、分科授课、小组研修、个性指导”的方式,围绕教育教学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生本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10个模块的内容授课,做到讲授与研修相结合、学理与践行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小学教师教学理念、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更新和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科学系注重发挥自身人才科研资源优势,积极构建联合育人机制,大力开展校地共建工作。“我们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定位,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途径、努力拓展校地合作新领域,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教育科学系主任张道祥说。该系与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阳信县、无棣县和博兴县达成合作协议,建设滨州市教师教育教学中心、培训中心、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服务指导中心;与滨州市教育局合作进行初中起点高等教育专业申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和课题研究成果鉴定、市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和有关教师招聘的命题、阅卷、面试等相关工作;先后承办滨州市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市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培训和市六县一区全民健身宣讲等。目前,已建成教师发展学校(含幼儿园)23个,与当地27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培训教师达400人。
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系还依托建立在我校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积极打造教师培训特色和品牌,着力建设校地优质教师人才资源库,并通过大规模集中培训、跨区域网络研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开放共享机制,拓展基地的合作领域与辐射带动作用,为校地教师互聘、教师培训项目专家遴选、校地项目合作研究提供新平台。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山东省初中劳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省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省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等省培训项目6项,培训教师达500人。据省教育厅师范处调查显示,我校承担的培训项目整体满意度在99%以上,各项指标均在全省各承办院校中位列第一。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师德工作先进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